聖雅各福群會專訪 同師傅仔跟住泥
撰文:鄧康翹
2023年01月13日
香港01 / 按此進入網站

《泥到未來》計劃由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「藝想」策劃, 獲社會福利署「殘疾人士藝術發展基金」資助,由起至1月6日起至1月29日於 PMQ 元創方,舉行同名陶藝展覽「泥到未來」。展出15位「藝想」的創作者「師傅仔」超過50件的陶藝作品,主題圍繞大自然生物、建築和五感等, 展示「師傅仔」過去三年的陶藝修煉成果,讓公衆親身遊歷「師傅仔」用藝術所創造的世界。



計劃為期三年 鼓勵探索不同的創作方向
是次展覽為《泥到未來》計劃的第三部曲,為期三年的計劃讓「師傅仔」在本地陶藝家的指導下,通過接觸物料、鍛練不同陶藝技巧、探索不同的創作方向,以陶藝作為媒介,繼而邁向陶藝家之路。例如在創作昆蟲作品中,導師先讓「師傅仔」欣賞昆蟲標本、以顯微鏡研究昆蟲結構等,讓他們發現感興趣的內容,然後鼓勵「師傅仔」根據個人取向發展進行創作。
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高級經理張文頴表示:「計劃是希望讓一班熱愛創作的復康人士追尋夢想,而藝術創作對於復康人士來說,除了是視覺語言,更是一份成就、一份可以拼搏的事業,甚至推動大眾,重拾對希望的追求。」


創作出另類陶藝觀賞體驗
展覽將兩間相連房間劃分為「日」與「夜」,讓觀眾從「日間」開始,沿途經過小石像、「維多利亞港」和各式各樣的陶瓷貝殼,繼而再走到「夜晚」,透過每件雨聲筒的釉色變換,在夜光中觀賞「師傅仔」以陶藝演繹、延伸甚至改變自然和環境物質的形態。展覽期間亦設有導賞活動,讓「師傅仔」與公眾一同遊歷「泥到未來」的時空。
《泥到未來》計劃藝術顧問暨著名陶藝家羅士廉表示:「每位師傅仔都具創作的意慾及追求,創作過程包括開拓、刺激、感受、沉澱及轉化等,讓他們對身邊事物、環境和大自然有更深入的觀察和體會,轉化成更具個性的藝術創作。」

《泥到未來》計劃藝術顧問暨著名陶藝家羅士廉表示:「每位師傅仔都具創作的意慾及追求,創作過程包括開拓、刺激、感受、沉澱及轉化等,讓他們對身邊事物、環境和大自然有更深入的觀察和體會,轉化成更具個性的藝術創作。」
「泥到未來」陶藝展覽詳情
日期:2023年 1 月 6 日起至 1 月 29 日(年初一及年初二除外)
地址:中環鴨巴甸街 35 號 PMQ 元創方 H506-507
開放時間:中午12時至晚上7時
最新報導
- 急急看:敲擊樂手Anna與師傅仔擊出當下簡單快樂的陶瓷樂章
- 【EXHIBITION】我們的陶藝音樂園:「陶瓷啪瓷MusiCLAY」獨特視聽體驗
- Experience MusiCLAY: A Fusion of Ceramics, Music & Light!
- 有機構展出自閉症及智障人士所製陶瓷樂器 推動共融藝術
- 急急看: 陶藝家Suzy和藝想師傅仔敲出「自然之聲」
- 急急看:藝術家陳一云、林建霖和藝想師傅仔 用陶泥和聲光創造宇宙
- 「西頁海藝術節」以嶄新的視角去遊覽西貢島嶼,透過藝術品,展現各島嶼的歷史、文化、古蹟以及自然景觀的美
- 聖雅各福群會專訪 同師傅仔跟住泥
- 好去處:賞陶藝探索「師傅仔」眼中未來
- 師傅仔帶你「泥到未來」 夜光中賞15位復康者的陶藝創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