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責聲明 | © 2019 - 2022 St. James’ Settlement. All Rights Reserved.

藝想 St. James' Creation

Browse:

  • Home
  • 我們的叮叮遊記
Read more

搭叮叮遊走銅鑼灣上環 市民體驗陶塑製作樂趣

lora.lam / November 3rd, 2019 / 0 Comment

< 返回傳媒報道搭叮叮遊走銅鑼灣上環 市民體驗陶塑製作樂趣2019年11月3日HKSKH Echo 教聲  /  按此進入網站聖雅各福群會康復服務陶藝工作室「藝想」,獲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資助展開為期兩年的藝術項目「我們的故事:陶塑記憶」,並在10月18日為項目的重頭社區藝術節目「我們的叮叮遊記」揭開序幕。 「我們的故事:陶塑記憶」是以陶瓷為創作媒介的社區藝術項目,由著名陶藝家羅士廉策展,邀請了15位來自不同專業範疇的人士,聯同15位藝想的師傅仔(復康人士)一同創作。大會在10月18日為項目的重頭社區藝術節目「我們的叮叮遊記」舉行發布會。聖雅各福群會副總幹事張達昌表示,這是本港首度以陶藝作為電車主題,公眾可登上一輛獨一無二、充滿藝術色彩的電車,一起體驗創作陶瓷樂趣,讓藝術拉近人與人的關係。 陶藝主題電車於10月18至29日上午10時45分至下午5時40分期間,在銅鑼灣總站至上環總站之間遊走,車上安排了一名身高1.5米的陶泥電車司機,在這位司機的帶領下,又有兩名巨型薯蛋人乘客,以及約100件主題分別為「花鳥蟲魚的願望」、「遇見工作中的你」及「給親人的一封信」陶瓷創作品,當中包括以手搖發電機操作的燈光陶藝互動作品「攻呀攻快搶攻」、紗線在陶瓷上穿梭的「泥板與綉花」及做瑜伽的陶瓷泥公仔「陶瑜樂」等;電車上又會有師傅仔帶領社區市民揑陶泥,體驗製作陶瓷樂趣。 創作夥伴之一、負責復修藍屋的建築師謝錦榮他說:「一年多前,聖雅各福群會藝想邀請我參與『我們的故事』陶藝創作計劃,認識了師傅仔蕭宇恆。蕭師傅對常常經過的藍屋感到興趣,並希望認識建築師的工作。過程中,他教我做手揑薯蛋人,我教他量度比例。我十分欣賞他製作陶瓷的手藝,真的十分精湛。今次我們合力製作了最古老的120號電車及車站陶瓷,現已在主題電車上層展出。」< 返回傳媒報道最新報導

Read more

【公益活動】聖雅各伙藝術家 陶藝電車齊參加

SJC / October 23rd, 2019 / 0 Comment

< 返回傳媒報道【公益活動】聖雅各伙藝術家 陶藝電車齊參加2019年10月23日巴士台 HK BUS CHANNEL /  按此進入網站話說收到香港電車嘅線人通風報訊,#30電車近來會有特別任務,咁當然要去伏擊睇吓發生乜事啦!黃昏時份去到上環西港城電車總站…咦?做乜#30電車唔埋正站㗎?衝埋去八卦吓先!為配合活動,#30電車身披特別車身色彩。《我們的故事》?即係乜事呀?正當搲晒頭嘅時候,電車上嘅聖雅各福群會同工就嚟介紹返今次究竟發生緊乜事…原來《我們的故事 陶塑記憶》係一個為期兩年嘅藝術項目活動,由聖雅各福群會藝想主辦、並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資助,當中重頭社區藝術節目就要用到#30電車,叫做「我們的叮叮遊記」,啱啱喺10月18號揭開序幕。上:一眾嘉賓在陶藝主題電車前大合照。 出席嘉賓包括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周永成先生(置中)、 聖雅各福群會副總幹事張達昌先生(右二)、建築師謝錦榮先生(右三)、 師傅仔蕭宇恆先生(左三)、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計劃總經理黃麗珊女士(左二)、)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張文穎女士(左一)和聖雅各福群會藝術發展經理鄧嘉寶女士(右一)下:創作夥伴――建築師謝錦榮(Kenneth)(左)與師傅仔蕭宇恆的陶瓷電車作品。(聖雅各福群會提供)今次係一個以陶瓷為創作媒介嘅社區藝術項目,得到著名陶藝家羅士廉先生策展,並且邀請咗15位嚟自唔同專業範疇嘅人士,聯同15位藝想嘅師傅仔(復康人士)一齊創作。至於「我們的叮叮遊記」就係香港首次以陶藝做電車主題,公眾可以上呢架獨一無二、充滿藝術色彩嘅#30電車,近距離欣賞一眾師傅仔嘅作品,一齊體驗創作陶瓷嘅樂趣,同埋可以靠藝術拉近人同人嘅關係。部份師傅仔嘅陶藝作品會喺#30電車上層展出。陶藝主題電車設置咗一個高1.5米嘅陶泥電車司機,由佢帶領電車上另外兩位巨型薯蛋人乘客,仲有大約100件陶瓷創作品,主題分別為《花鳥蟲魚的願望》、《遇見工作中的你》同埋《給親人的一封信》。當中仲有靠手搖發電機操作的燈光陶藝互動作品「攻呀攻快搶攻」、紗線喺陶瓷上穿梭的「泥板與綉花」同埋做瑜伽嘅陶瓷泥公仔「陶瑜樂」等;同時,陶藝電車上會有師傅仔帶領社區人士試吓搓陶泥,體驗製作陶瓷嘅樂趣。陶泥司機、陶泥乘客、陶器電車…(◎_◎)「我們的叮叮遊記」由即日起去到 10月29日(星期二)舉行,由朝早10:45到下晝17:40,分為多節,每節活動約1小時。陶藝主題電車將會喺銅鑼灣總站同上環(西港城)總站之間遊走,參加者一方面可以喺陶藝主題電車上欣賞陶藝作品之外,仲可以親身體驗製作陶藝。 參加費用全免,但記得要預先去《我們的故事 陶塑記憶》網上連結登記:http//bit.ly/2koAqZG。座位有限,先到先得,額滿即止。 為咗宣傳《我們的故事 陶塑記憶》,作為支持機構嘅香港電車有限公司除咗提供#30電車舉行「我們的叮叮遊記」之外,佢哋仲將位於灣仔莊士敦道嘅#45E菲林明道電車站拎作宣傳之用,叫做「我們在叮叮站」,行過嘅可以去了解吓參與今次活動嘅藝術家同小店㗎!用作宣傳今次活動嘅菲林明道電車站。其實今次活動仲有其他作品分佈喺灣仔區入面另外10幾個地點,聖雅各福群會藝想有個叫「我們的藏寶陶」嘅活動,畀大家可以去各個展覽地點儲印仔,11月15號之前集齊18個印仔,就可以去到灣仔石水渠街85號聖雅各福群會地下嘅藝想展覽館登記,參加免費陶藝體驗活動㗎!至於如果覺得想簡單啲就咁欣賞吓一班師傅仔嘅作品,其中15對參展夥伴嘅陶藝作品就放咗喺灣仔大有廣場大堂,行入去就睇到㗎喇!有15組藝術創作者嘅作品放咗喺大有廣場大堂畀大家參觀。< 返回傳媒報道最新報導

Read more

坐電車學陶藝 體驗城市文化遊

SJC / October 18th, 2019 / 0 Comment

< 返回傳媒報道坐電車學陶藝 體驗城市文化遊2019年10月18日晴報  /  按此進入網站「搭叮叮」係香港特色,當加埋藝術,相信更吸引文青打卡同影相。最近聖雅各福群會康復服務陶藝工作室「藝想」,就獲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資助,進行為期兩年嘅藝術項目《我們的故事—陶塑記憶》。 呢個項目係由著名陶藝家羅士廉策展,邀請咗15位來自不同專業範疇人士,聯同15位藝想嘅復康人士,一齊創作陶瓷作品。現推出「我們的叮叮遊記」,陶藝主題電車設置一個1.5米嘅陶瓷電車司機,車上有兩位巨型薯蛋人乘客同約100件陶瓷創作品。 公關姊妹話,作品包括來自負責復修藍屋建築師謝錦榮,分別喺利東街、梳士巴利道同油塘港鐵站展示大型陶瓷雕塑嘅陶藝家李慧嫻等。市民坐上呢架獨一無二嘅陶藝主題電車,一方面欣賞藝術創作者嘅陶瓷作品,同時可以喺師傅仔帶領下體驗製作陶瓷嘅樂趣。由今日(18日)至今個月29日,有得玩,有得睇,仲有故事聽,費用全免,市民可預先上網登記報名。 撰文: 黛安 消息特靈八卦公關 欄名: 八卦名利場< 返回傳媒報道最新報導

Read more

菲林明叮叮站頂首設陶藝展

SJC / October 13th, 2019 / 0 Comment

< 返回傳媒報道菲林明叮叮站頂首設陶藝展2019年10月13日星島日報  /  按此進入網站1/1 ■灣仔區電車站頂首設陶藝展,拼湊城市輪廓。(星島日報報道)菲林明道電車站頂自上月底設首個公眾參與的大型手作藝術品,作品一點四米高乘六點六米長,由三百位公眾人士製成逾三千塊陶瓷片併合城市輪廓。聖雅各福群會的陶藝工作室「藝想」得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畫」支持,推出「我們的藏寶陶」及「我們在叮叮站」活動。前者由十五位社會不同代表如大學講師等,與「藝想」的復康人士一起製作陶瓷,並擺放在灣仔區內十五間店鋪或場所,包括智障和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設計的薯蛋人雕塑。項目展示復康人士都有其專長,希望觀眾可認識和欣賞復康人士,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。 「藝想」與香港電車合作,在電車站上設有首個公眾參與的大型手作藝術展。當中由三百位市民,手製超過三千塊色彩繽紛的陶瓷片,並併合成不同建築雕塑,組成一條天際線;另外更有兩隻由復康人士設計的薯蛋人雕塑。 香港電車市場商務及品牌總監張永恆表示,支持本地藝術創作,有關項目可展示復康人士的手作專長。他說,以往電車站上蓋主要展示廣告牌,今次為了擺放藝術品,首次在電車站頂設有首個公眾參與的大型手作藝術品,製作時間及難度不少,而且需要合乎法例等安全要求,所以薯蛋人雕塑改以玻璃纖維仿製成陶瓷,符合防火要求。負責人聖雅各福群會藝術發展經理鄧嘉寶表示,希望觀眾從作品得到啟發,透過展覽欣賞復康人士,同時拉近人與人之間、人與環境和社會的距離。 瑜伽導師Leona與自閉症患者黃震邦(邦邦)一同創作陶瓷,先後製作出「給親人的一封信」,以及薯蛋人做瑜伽的《陶瑜樂》系列作品。她表示,未認識復康人士前,覺得復康人士需要不同程度的照顧,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,她發現他們亦可照顧自己。「復康人士能發揮自己的天賦,不是社會的負擔。」即使邦邦沉默寡言,首次製作陶瓷的Leona指邦邦很細心,「他會主動遞工具給我,幫助我。」她希望市民可透過作品,更多了解復康人士的內心世界。< 返回傳媒報道最新報導